18611133071
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巴氏硬度计检测的操作流程

巴氏硬度计检测的操作流程

更新时间:2025-10-16点击次数:104

1. 检测前准备

设备校准:使用配套的标准硬度块(高值 86-88、低值 43-45)与校正扳手,按说明书完成设备校准 —— 将硬度块平放于平坦桌面,按压硬度计压头至触发测试,反复 3 次,确保读数与硬度块标准值误差≤1 个刻度,若偏差超范围,用校正扳手调整内部弹簧力度至达标;

工件预处理:清理超厚铝锻件表面的氧化皮、油污,用砂纸打磨检测区域(直径≥20mm),确保表面平坦(粗糙度 Ra≤3.2μm),避免因表面杂质或凹凸影响压痕精度(注:该步骤需符合 934-1 型对 “试样需有较宽平坦表面" 的要求)。

2. 现场检测实施

测点规划:根据锻件尺寸,在每块工件上划分 5 个检测区域(分别位于中心及四角),每个区域选取 3 个测点,避免测点间距过近(间距≥10mm),防止相邻压痕相互干扰;

测试操作:检测人员单手握住 934-1 型硬度计(重量 510g,便携性适配现场移动需求),将压头垂直对准测点,匀速施加压力至压头压入工件,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数据,每个测点重复测试 2 次,取平均值作为结果;

特殊情况处理:针对锻件边缘区域(距离边缘<50mm),需调整按压角度,确保压头中心与边缘距离≥30mm,避免因工件边缘支撑不足导致测试误差。

3. 数据整理与验证

数据记录:将每个测点的巴氏硬度值按区域整理,对比同批次工件的硬度差异,若单块工件内差值>5 个刻度,需重新检查该区域表面平整度或设备校准状态;

可靠性验证:选取 3 个典型测点,用布氏硬度计(精度 ±2%)进行对比测试,结果显示 934-1 型的读数与布氏硬度值(25-150HB 范围)的换算误差≤3%,符合检测精度要求(注:因巴氏硬度与韦氏硬度换算存在 2.7 个单位误差,本次检测未进行韦氏硬度换算,直接以巴氏硬度值作为判定依据)。

应用优势与注意事项

1. 核心应用优势

场景适配性强:无需支撑的单侧测试设计,解决了超大超厚铝工件无法移动、难以夹持的问题,检测人员可在工件任意可触及位置操作,覆盖传统设备无法到达的区域;

效率与灵敏度平衡:单手操作模式使单个测点测试时间≤10 秒,相比韦氏硬度计的夹持操作,检测效率提升 40%;同时 100 个刻度的高灵敏度,可识别纯铝与低硬度铝合金的细微硬度差异,避免漏检材质不均问题;

标准合规性:符合 ASTM B648 标准,测试数据可作为工业级铝工件的质量判定依据,适配航空航天、大型设备等对合规性要求较高的领域。

2. 需注意的局限性

试样形态限制:若超厚铝工件存在窄条(宽度<30mm)或曲面区域,934-1 型无法满足测试需求,需搭配其他专用曲面硬度计补充检测;

硬度块使用规范:配套硬度块厚度仅 0.8mm,测试后背面易产生变形痕迹,需定期更换(建议每测试 500 次更换 1 块),避免因硬度块精度下降导致设备校准误差;

数据换算谨慎性:若检测需求需将巴氏硬度换算为韦氏硬度,需注意两者存在 2.7 个单位的换算差异,建议在报告中明确标注换算依据及误差范围,避免数据误用。


扫码加微信,了解最新动态

扫码加微信

Copyright © 2025 艾格斯威(上海)检测设备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sitemap.xml